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在遭遇新一轮的“零关税”冲击波。
11月17日,中澳双方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共同确认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安德鲁·罗布,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意向声明。其中葡萄酒商品成为最大的赢家。
据了解,中澳自贸协议最终将于2015年签署。根据双方协定的结果,澳大利亚超过85%的出口产品从协议生效之日开始,就能享受免税,4年内该比例将提高至93%,最终95%的澳大利亚产品将免税进入中国。
在这其中,葡萄酒作为澳大利亚每年出口中国的重要商品,4年之后关税也将取消。据悉,目前澳大利亚每年向中国出口价值逾2亿美元的酒类商品,现行关税税率为14%~30%。
实现出口中国葡萄酒关税归零的国家,不止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酒在2012年即实现零关税,而根据中国与智利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2015年智利葡萄酒进入中国也将实现零关税。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以及国际经贸交流的加深,可以预判的是,未来还将有更多国家的葡萄酒以“零关税”杀入中国市场。而关税归零,是否会引狼入室?
“零关税”冲击波
随着新一轮澳大利亚葡萄酒“零关税”冲击波来袭,业内掀起“零关税”讨论话题。作为我国进口酒份额中排名第二的葡萄酒进口国,澳大利亚葡萄酒的整体实力引发业界对其“零关税”冲击的恐慌。
尽管远逊于排名第一的法国葡萄酒40%的中国市场占有率,但澳大利亚葡萄酒显然也不是弱者,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中国市场占比达到了17%。根据今年海关进口数据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口额为1.82亿美元。
随着关税为零,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上,无疑更有竞争力,除了进一步促进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的扩张外,中国消费者也有望购买到性价比更高的葡萄酒。
同时,根据《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记者观察,近年来,中国政府严控“三公消费”对进口葡萄酒带来了严重冲击,澳大利亚葡萄酒也未能幸免。有鉴于高档葡萄酒的时代已经终结,中档葡萄酒逐渐抬头,价格更加大众化的澳大利亚葡萄酒更加吸引酒商的关注。加之当下14%关税在五年内逐渐归零,澳大利亚葡萄酒有望改写一下葡萄酒进口国的排名。不过,这是后话。
当下进口量占到第四名(9%)的智利葡萄酒,也被认为将发起一股“零关税”的冲击波。中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谈判始早就开始,根据2012年两国签署的中智两国自由贸易协定关于投资的补充协定,到2015年,智利葡萄酒产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关税将降为零,仅征收10%的消费税。
智利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公使衔参赞安德列亚斯曾对《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记者表示,在智利,葡萄酒是一张名片,其首都圣地亚哥气候与中国西部葡萄酒产区相似。目前智利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国,出口中国市场的主要是中低端产品。
今年以来,随着智利葡萄酒进入中国的关税只有1.6%,智利葡萄酒屡屡在中国创造“逆势增长”的奇迹。一季度,智利葡萄酒增长20.5%。今年前8个月,智利对中国出口138万箱(每箱9升),同比增长19.6%,出口额4879万美元,同比增长26.62%,出口每箱均价35.25美元,同比增长5.87%。
以“量小、质优、价高”的高端品牌形象,在全球竞争激烈的葡萄酒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的新西兰葡萄酒,在2012年1月1日迎来出口中国葡萄酒产品“零关税”。随着“零关税”带来2013年出口量大幅提升,中国被新西兰列为与美国同样重要的葡萄酒市场。
效果到底有多大?
“零关税”的效果到底有大?
可以肯定的是,“零关税”之下,将大幅带动所在国葡萄酒在中国的进口量,加剧各国进口酒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
2011年新西兰葡萄酒类在中国适用的进口税率,在2%~4%之间。随着“零关税”的新西兰葡萄酒在2012年1月1日进入中国以来,《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记者调查发现,此举在使消费者以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新西兰葡萄酒同时,也推动了新西兰葡萄酒对中国的出口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关税优惠对于新西兰对华出口额的提升十分明显。
葡萄酒市场调查机构也发现,“零关税”之后,中国消费者对新西兰葡萄酒的兴趣在迅速上升,他们更愿意购买物超所值的新西兰精品酒,而不是价格昂贵的法国精品酒。
此外,有新西兰葡萄酒商开始介入中国高端礼品酒市场,他们为这部分消费群体专门定制了礼品装,市场反响良好。而在此之前,他们的经营重心主要放在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传统市场,对中国的出口额也一路攀高。
这一数字虽然与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相比而言非常小,但是对于有志于中国市场的新西兰酒庄来说却是鼓舞人心的。现在,受惠于2008年签订的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中国已成为新西兰第二大双边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也已经成为新西兰葡萄酒在亚洲最大的出口市场。
葡萄酒“零关税”释放的效应,还能在中国香港看到一二。作为国际的重要商贸中心,香港于2008年2月取消了葡萄酒进口关税,从原来的40%降为零,力图将香港打造成一个葡萄酒贸易与消费重地。
虽然后来基于香港的地产与物流的高昂费用,导致葡萄酒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人期望的进口葡萄酒大幅降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但香港整个葡萄酒市场更趋于活跃,2011年,估计就有超过1500万家的葡萄酒进口商,零关税激活了葡萄酒市场,全球各地的葡萄酒商涌入香港,吸引了更多人投身于葡萄酒行业。香港未来也有望超越伦敦,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拍卖中心。
刺激国产葡萄酒
也许受限于目前开放的零关税葡萄酒国家较少,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说明,国产葡萄酒企业因外国酒“零关税”,遭受到了大幅度的业绩侵蚀。从这一角度来看,关税归零并不意味着“外国虎”将长驱直入中国葡萄酒市场。
不过,这足以对国产葡萄酒产业形成一定的刺激。
长期以来,欧洲、澳洲、美洲等国家的廉价葡萄酒出口到中国都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据悉,欧盟普通的进口葡萄酒的原价差不多2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也不超过20元,加运费平均每瓶2元,税后的到岸成本为30元左右,加上经销商运营成本,每瓶酒售前成本约32元,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同时,作为传统的葡萄酒产地,欧盟等国家在食品安全、标准建立等方面的检测已经很成熟,这些都使得进口酒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欧盟很多国家将葡萄和葡萄酒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整个产业链都获得国家的补贴。即便是在葡萄酒酿造领域,在国外,葡萄酒厂、葡萄酒庄依旧属于农业产业领域,相应的税收、管理费用要低于工业产业。在出口方面,欧盟很多国家对于出口的葡萄酒产品有退税的政策,这无异于进一步降低了国外葡萄酒的成本。
 
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 低成本生产,再加上政府大力补贴且低税负,使得这些进口酒在定价上,比国产葡萄酒有了太大的优势。
反观我国,葡萄酒产业被列入轻工业产业,中国葡萄酒生产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税收等费用(比如10%的消费税等)。一位葡萄酒公司董事长曾向《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记者抱怨,“在中国,把葡萄种植环节按照农业来看待,但加工环节却按奢侈品行业来对待,把葡萄酒当成奢侈品征缴高税负”。
其实, 我国葡萄酒产业也有一定补贴,不过,仅有蓬莱、宁夏等少数产区对于种植葡萄进行补贴,而且,这种所谓的补贴多是一次性的补助,补贴的数额十分有限。
当下,随着新西兰、智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葡萄酒进口关税逐步降低,甚至接近零关税。中国葡萄酒企业无疑将面临更大的、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进口葡萄酒若展开“价格战”,无疑将大肆冲击中国市场。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
要了解更全面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新闻,请订阅《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