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了2014年1至3月酒类进口统计分析。分析报告统计了黄酒、烈酒、啤酒与葡萄酒的进口量和进口额,其中啤酒表现抢眼,无论是进口量还是进口额,都同比增长了一倍左右,黄酒的进口量与进口额同比也有均有小幅增长,而葡萄酒和烈酒同比则明显下降。同时,报告指出,3月份酒类市场的总体势头开始转好,大部分酒种的进口额相较1~2月的平均水平有所上升。
报告显示,今年1~3月份,葡萄酒瓶装酒和散装酒的进口量与进口额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起泡酒却一枝独秀。虽然起泡酒的进口量仅为散装酒的1/9 ,但是进口额却直逼散装酒,预计今年起泡酒的进口额将超过散装酒。
从瓶装葡萄酒进口来源地的情况看,1~3月,前12大进口来源国中,有11国的进口量与进口额的跌幅比1~2月有所好转,但是增长率仍然均为负值。在进口葡萄酒进口量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下,只有智利瓶装葡萄酒实现了增长。
进口葡萄酒量价齐跌
今年一季度对进口葡萄酒而言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根据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3月份,葡萄酒的进口量与进口额同比分别有20.18%和20.43%的下滑,成为所有进口酒类中同比下降最为严重的。对于今年以来葡萄酒进口的量价齐跌,海关总署的进出口监测预警报告显示,原因之一在于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去库存压力大。受中央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影响,国内高端葡萄酒需求低迷。同时,鉴于前几年国内葡萄酒的非理性投资热,经销商过度进口导致渠道库存压力大,进口积极性明显减少。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去年7月1日,商务部发布的公告称,针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因此,当时中国的葡萄酒经销商加紧进口来自欧洲的葡萄酒,因为他们担心,欧盟和中国的一起贸易争端可能会导致进口欧洲葡萄酒的关税大幅上升,虽然目前商务部已发布公告称,终止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但是现在经销商的手里还有不少存货,这些库存占用了他们大量的资金,他们需要先消化库存再进货,这也是进口葡萄酒回落的一个原因。
政府限制“三公消费”等因素,也造成了高端进口酒消费的下滑。中国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认为,以前进口酒过于依赖政商务消费,这不该是葡萄酒应有的消费方式,政府限制“三公消费”只是让“非理性”消费提前回归到常态。
营销专家李锋表示:“随着葡萄酒消费的理性回归,市场成熟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消费会回归大众。”他认为,限制“三公消费”之后,高端进口葡萄酒的销售会掉下一大截,今后也会朝着商务需求和大众需求迈进。这会导致高端进口酒的价格趋于平稳,由过去的重面子向重需求转变。因此,中低价位、更具性价比的葡萄酒在市场上逐渐占据主流。
中国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认为,酒类消费的回落,限制“三公消费”、“八项禁令”的出台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形势放缓,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是酒类消费走低的重要原因。
起泡酒进口额或超散装酒
在增长乏力的进口葡萄酒领域,仍有表现突出者值得我们关注。从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1~3月,瓶装葡萄酒和散装葡萄酒的进口量与金额同比继续大幅下降,起泡酒的进口量与进口额却增长了30%之多。进口量只有200万升的起泡酒,实现了1600万美元的进口额,相比之下,进口量为18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00万升、进口额只有1800万美元的散装葡萄酒市场表现相当无力。显然,起泡酒增长势头强劲,预计今年内其进口额将会超过散装葡萄酒。
自2011年起,进口散装葡萄酒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正在由低端向高端转移。同时,随着全球对散装葡萄酒消费和生产的减少,预计散装进口葡萄酒在中国未来依旧会呈现出下降趋势。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中,起泡酒只占据葡萄酒总量的2.6%。在持续遇冷的行业市场,起泡酒却悄然升温。
在中国,起泡酒仍然不是静酒的竞争对手,但是随着市场多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改变了传统的选择观念。另外,年轻一代经济收入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未来葡萄酒消费的主力群体,会对整个酒类的消费造成巨大的变化,也为起泡酒赢来了机会。
年轻一代受学习、成长经历、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葡萄酒。而起泡酒清爽甘甜、清新活泼的口感令其十分容易入口,比传统的酒精饮料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升腾的汽泡令人感觉轻松愉快,在年轻人的各种聚会和庆祝活动中起到了活跃气氛、体现时尚品位的作用。同时,起泡酒价格适中,适合走年轻化、大众化路线。
法国酩悦轩尼诗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贝靖康认为:“起泡酒不但可以配餐,还有更多的精神含义。那些美妙的泡泡代表着欢庆和愉悦,中国的消费者需求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也希望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面对正在崛起的起泡酒市场,国内外大型酒企纷纷出手。可以预见,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多元化趋势的发展,起泡酒未来一定会成长为其中的重要部分。
智利成唯一瓶装酒进口增长来源国
在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的2014年1至3月酒类进口统计分析中,葡萄酒行业的另一个亮点是智利瓶装葡萄酒。在原瓶装葡萄酒前12大进口来源国中,11个国家的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均为负值,只有智利分别实现了20.52%和6.83%的增长,成为了市场占比第三的国家。
在进口瓶装葡萄酒前六大来源国中,法国以市场占比41%的绝对优势仍稳居第一位,但其进口量与进口额却是同比降幅最大的。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等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国同比各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均价同比各有涨跌。在进口量和进口额方面唯一增长的智利,均价同比下降却是最多的,达到了-11.36%。
智利葡萄酒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在国际市场上,智利葡萄酒以口感柔顺、浓郁醇厚、性价比高著称。2013年,智利葡萄酒出口量排名世界第四,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在南纬32°到38°之间的智利葡萄酒产区,气候相当于西班牙和北非,其自然构成堪比加州和波尔多葡萄产区。而智利狭长的地理环境,有效地将葡萄的酸度维持在了最佳状态,再加上欧洲古老的酿酒方法,使得智利葡萄酒既有欧洲的传统风格,又不失南美风味。凭借性价比高的优势,智利的葡萄酒95%出口到全球市场。
智利葡萄酒进口量在中国市场没有受到行业调整的强烈影响,不降反升,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目前在中国市场,大多数人喜欢单宁成熟,果香浓郁,容易入口的葡萄酒。智利葡萄酒有着丰富的果香与柔和的口感,在口味上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饮酒习惯。智利葡萄酒口味上的因地制宜来源于其对海外市场的重视,智利绝大部分酒厂都为出口型的酒厂,酿酒师会通过改进种植、酿造工艺来满足进口国消费者的口味。
此外,与其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的原因一样,有调查显示,大部分经销商认为性价比是智利酒最大的竞争优势。而200元以下的葡萄酒是经销商们更喜欢采购的,也是最受普通消费者欢迎的酒品。智利葡萄酒的高性价来自于其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关税。
智利的土地成本较低,耕作成本和工业成本也要远远低于欧洲和澳大利亚。不仅如此,根据中智两国自由贸易协定,自2006年7月始,占两国税目总数97%的产品将于10年内分阶段逐年降为零关税,包括智利葡萄酒、三文鱼、蓝莓等产品。到2015年,中国消费者就可以享受到这些零关税的智利产品。得益于中智自由贸易协定,中国进口智利葡萄酒2013年关税为3.8%, 2014年降至1.4%,2015年将降至零关税。
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三公消费”限制不断收紧,高端白酒价格大幅下跌。同样的,无论是来自于国外的高端葡萄酒还是国产高端酒,都面临着销量大幅下跌的现状。这也意味着,中低档产品市场迎来发展契机。
智利食品经销商蔡艳认为,不能把葡萄酒视为奢侈品,而是要视为消费品,让价格符合价值,只有这样的定位产品才更好销售。畅销产品每瓶定价100元至300元,主要是为切合中国目前的消费需求。因此,未来,价格优势将成为智利葡萄酒进一步开拓市场的一把利器。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