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无疑是践行十八大既定目标的开局之年,检索与葡萄酒行业关联性最强的几大热词“城镇化”、“政治清明”、“收入翻番”将在2013年甚至未来几年内对国产葡萄酒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2012年洗牌开始
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葡萄酒消费形式和区域有着微妙的一致性;2012年可以定义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拐点,随着连续几年的国产酒发力、进口酒井喷的态势之后,宏观经济的下行突然为市场的炽热浇上一盆冷水;名庄酒价格腰斩、库存积压激增、销售终端价格大战一片混乱、团购资源受环境影响变数增大、CPI导致的关联竞争成本增加等问题全部浮出水面,导致无数人匆匆进入这个行业的同时又丢盔弃甲地撤离。
产业将进入良性循环
十八大之后的反腐力度已从各种媒体报道中清晰可见,新形势下的举措也为酒水行业占较大比重的高端用酒渠道——团购渠道蒙上了阴影。对于剑走偏锋的进口葡萄酒所一直青睐的以团购为主的销售模式,也需要重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进口酒在寻找市场方向的同时,国产葡萄酒企业却以“人和”的优势悄然登场。
长城、张裕依托自身民族大品牌优势,无论是桑干这样与国际接轨的顶级品系,还是长城龙喜定位的大众品系,都能够找到充足的理由让不同消费群体接受。市场越规范、行业越健康,这从另一个角度也促使整个葡萄酒抑或白酒企业更加清晰地审视自身、规范自我、回归到健康市场竞争环境中,以培养基础消费者、培养基础市场为准则,尽快建立一套健全的游戏规则,促使整个产业进入良性循环,才是抗击和抵御市场风险真正行之有效的手段。
行业意识已觉醒
虽然经历了高速增长,在外部经济环境风吹草动中即受冲击显现出的是整个葡萄酒行业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弱,无论品牌还是企业都没有意识到“抱团取暖”,而是彼此间存在一种楼上看风景、坐山观虎斗的思想。
行业脆弱的另一个典型表现则是整个葡萄酒盘子依然很小,消费群体分布不均衡、忠诚消费者数量有限、很容易在行业变数下“变节”。
消费人群主要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城市中产阶级人士和极少数的葡萄酒爱好者;同时,葡萄酒也成为家庭和商务宴请的配角,这种消费人群特征最主要的聚居区域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