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山西·杏花村)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在山西汾阳杏花村落下帷幕。此次大奖赛在规模、评委规格、参赛样品等方面都堪称历届之最,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9月6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组委会公布了大赛评选结果,中国以超200枚奖牌荣登世界榜首。其中,牛栏山、李渡、汾酒、金六福等中国白酒榜上有名,这对于中国白酒而言,既是重要的肯定,又是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酒界“奥斯卡”的权威与荣耀
1994年4月,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由路易·哈弗(Louis Havaux)创建成立,5年后烈性酒也被纳入比赛。到2013年,烈酒已经成为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简称CMB烈酒大赛)也正式从酒类赛事中剥离出来。自此,CMB烈酒大赛发展势头迅猛,并逐渐发展为成功的国际级酒类赛事,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顶级赛事之一。
今年在山西汾阳杏花村举办的2019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迎来了20岁的生日,从最初的近百款样品到今年突破千款、涵盖59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样酒,CMB烈酒大赛证明了自己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CMB烈酒大赛先后多次探访中国白酒产区,印证了中国白酒在国际上不断走高的烈酒地位。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组委会主席卜度安·哈弗表示,中国在世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话语权逐步增强,这对中国白酒“走出去”的助推作用非常大。之前对世界烈酒潮流影响较大的是威士忌和朗姆酒,而下一个影响世界烈酒潮流的一定是白酒。
今年的CMB烈酒大赛在样品规模上也创下历史之最,共有来自全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的1750款酒品参赛,其中中国参赛样品多达623款,同比2018年增长34%。在参赛样品类别上,以“中国白酒和韩国烧酒”为代表的品类占据了整体参赛样品数的35%。而代表着国际烈性酒主流消费的“朗姆酒和巴西卡莎萨”(20%)以及“白兰地”(12%)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具有酒界“奥斯卡”之称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自创办之初就秉承三大使命: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背书;为生产者和销售者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推广工具,品牌赋能;推广赛事主办地和多元的烈酒文化。
赛中,主办方会对评委打分偏差进行统计控制,如果某位评委的打分离心率过高,将不会被邀请出席下届赛事。赛事全程盲品,且所有样品酒的倒酒工作都在后场进行,评委无法提前知晓所评审酒款。品鉴过程严谨科学,获奖比例不超过30%。赛后,赛事组特设监控系统,所有比赛结果接受比利时王国联邦经济服务办公室的年度监控,并接受比利时王国和欧盟的双重认证。
根据CMB烈酒大赛的基本规则,所有参赛样品都是盲评的。由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评委分组进行品评,来自不同工作背景的评委们被划分在一起,且同一小组的任意两位评委不会同乘一架航班,以避免在品评期间相互影响。此外,评委们品评酒品的数量也被严格控制在每天35款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赛后抽检环节,赛事组委会保留从市场上不预知抽取酒品,并由第三方国家级权威机构再次检测参赛酒品一致性的权利。一旦发现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奖牌资格取消并在未来3年内无法参加比赛。
中国白酒闪耀世界
CMB烈酒大赛经过为期5天的严格评比,旨在甄选出最具有品质保证的优秀产品,分别授予被行业和市场广泛认可的大金奖、金奖、银奖、有机烈酒奖章(Organic Spirits Trophy)四项大奖,并对表现最为优异的烈酒样品授予“Revelation of the Spirits Selection”的最高称号。
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以600多款参赛样品数占了整体参赛总数的1/3,同比2018年增幅高达134.2%,在大奖赛公布的评比榜单中同样取得了非凡成就。
2019(山西·杏花村)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中国大陆地区勇夺191枚奖牌,其中大金奖11枚、金奖95枚、银奖85枚,中国台湾也获得大金奖4枚、金奖10枚、银奖17枚的好成绩。从2016年的27款产品获奖,到2017年的47款,2018年的88款,再到今年以超200枚奖牌荣登世界榜首,可以说,中国烈酒在CMB大赛上的获奖总数直线攀升。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大奖赛所产生出的48枚大金奖中,中国地区就整整占了30%的比例,领军级别的优质样品基数成就了同样傲人的评比结果。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获得此次大奖赛的奖牌,对企业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首先,大奖赛自创立以来,积累了一批国际化、代表着世界一线水平的专业评审团队,包括行业专家学者、酒类专业记者、经销商、进口商、职业买手代表等多种身份。与众不同的评委构成也让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成为最具市场前瞻性和传播性的世界级烈酒大赛。评委中酒类专业记者所占比重较大,他们能够从行业角度对参赛样品进行深入分析,不少评委更是对参赛样品进行了相应报道,这正是烈酒大赛传播性的由来。此外,有着职业买手、侍酒师、进口商及经销商等工作背景的评委则保证了获奖产品在口感、工艺和色泽等方面极具市场前瞻性,因此,获奖产品多会得到市场及消费者的青睐。这也印证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组委会主席卜度安·哈弗所说的,要让84名国际评委成为中国白酒的使者。
据卜度安·哈弗透露,不少采购商对白酒有着十分强烈的兴趣,并希望以大奖赛为桥梁,在未来实现与中国酒商的合作,共同助力中国白酒国际化。
其次,大奖赛评委阵容强大,包括了雅文邑行业协会主席,法国美食界富有盛名的达荷兹家族传人马克·达荷兹,法国让萨克酒类实验质检中心总经理、葡萄酒和烈酒学者奥利维尔·查普特,世界重量级威士忌专家、16本威士忌畅销书作家、“双耳小酒杯执持者协会”会员(Keeper of the Quaich)多名尼克·罗斯克罗等重量级行业人物。科学的评委阵容确保了赛事的文化多元性和市场的多样性。
多元化的评委构成并非仅仅代表着市场和趋势,他们还代表着巨大的行业影响力,并推动国际烈酒产业的变革和创新。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组委会总经理提艾利·汉斯在接受《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记者采访时表示:“距离2015年CMB烈酒大赛已经4年了,从全球范围看,包含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谈论起中国白酒,每年8月9日的‘世界白酒日’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对于CMB组委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项国际赛事的成就,更是探索本土烈酒带来的世界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的融合与发展。”
自2012年以来,不少中国酒类企业都开始把国际化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多年的耕耘,无论是产品、品牌,还是营销、渠道,中国企业通过不断的自我强化,逐步得到世界的认可。此次大奖赛的耀眼成就,就是最有力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