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事例看出,上世纪80年代电视的兴起,曾一度造成人们对广播电台这一媒体的质疑:“广播电台会不会消亡?”30多年过去了,广播电台仍然存活了下来,并且还有很大程度复苏发展的趋势。
如今,由于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传统的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也产生了同样的质疑,偏颇地认为网络媒体会取而代之。不过,时间同样会证明,纸媒仍将在优胜劣汰中继续保持创新发展的势头。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电商只能倒逼传统店商按照新的发展规律进行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其在经营模式、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等方面得以提升,使其保持更强的活力发展下去。
从营销结构上看,电商只是对传统店商的一种补充。试想一下,如果全社会只有电商而没有传统的店商,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实际上,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兴起,都不可能取代原有的社会形态,只能对旧的社会形态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五粮液公司高层非常认同。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朱忠玉曾经说过:“电商只会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起到补充作用,不可能取而代之。”五粮液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也说:“互联网就是新常态。”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桥一针见血地指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回归消费本质的创新思维。”这些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和前瞻性的思考,正好说明在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后,对于厂家而言,生产组织形式将会从“产供销一体化”转变为“产供消一体化”,一个“销”与“消”的变化,揭示了传统店商必须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创新驱动发展;那么,对于商家而言,渠道模式、终端拓展模式、服务模式,甚至盈利模式等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现在的消费形式。
综上所述,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电商虽然取代不了店商,但是,这对传统店商来说,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会通过电商的促进作用对传统店商进行一次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