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问题研究者 黄静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最近,家乐福中国总部通报了一些已被查处的内部腐败事件,其中包括北京CCU(城市采购中心)以及7家门店生鲜处相关人员被移送到司法机关。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被查处的是家乐福北京7家门店肉课的课长以及CCU负责生鲜采购的人员。证据是收受供应商的贿赂。
做为一个在零售大卖场行业工作了十来年的职业采购,可以说我见证并感受了大卖场在中国的进入、发展、扩张和整合的完整过程。各个零售系统基于赢利模式、运营模式的不同,采取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也是不同的。
从有商业的那一天开始,其实商业贿赂就已经存在了,这么一个古老的现象和话题,绝对不是大卖场才有的,更谈不上独有了。只是,随着大卖场
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在中国零售市场的表现越来越强势,人们对大卖场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了,所以才对大卖场的一举一动反应格外大。
现在大多数卖场采取的是营采分离并以采购为主导的模式,强调的是中央集权,这就加强了监督和控制的力量了,出发点就是为了防止权力下放后的腐败泛滥,以沃尔玛为例这个特色是最明显的。但凡事有利也有弊,因为把控制和规范放在了首位,所以经营的灵活性就受到了影响,导致绩效并不是很好。
而家乐福则不同,非常清楚地把规模扩张和绩效能力放在了第一位,这就是它在门店规模和单店绩效产出领先沃尔玛的重要原因。因为要尽快地在规模发展和市场影响上占据有利地位,家乐福采取了这种短、平、快的操作方式,增强了作战的灵活性,但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权力下放后的腐败产生。
对于家乐福现阶段集中曝光的腐败事件,所谓专家观点是“超市乱收费是罪魁祸首”。对此,笔者持不同观点,大卖场不止家乐福一家,收费的也不止家乐福一家,但为什么家乐福的腐败事件相对突出,而且现在家乐福又突然一改往日的暧昧态度,大张旗鼓地搞纪律改革风暴?无非是到时候了,初期扩张目标实现之后,就该把管理问题摆上桌面了。
商业贿赂在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会一直存在,重要的是商业贿赂发生时的背景分析和行贿、受贿双方利益分配的平衡问题,这也是值得供应商思考的问题。单纯的愤慨或者抱怨毫无意义,看到某某被查被抓而欢欣鼓舞其实也大可不必,因为只要有商业,商业贿赂就不会消亡。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会是那个月亮,关键是你看星星的态度。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
要了解更全面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新闻,请订阅《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