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召开“整合资源,携手共进——2015年尖庄系列酒运营商会议”,与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运营商共谋尖庄系列酒市场新目标。
这次会议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被传递:五粮液公司将以原销售部为基础,成立系列酒品牌管理公司。业界人士解读称,这是五粮液为适应市场新形态的变革之举,成立相对独立的品牌管理公司,意味着五粮液股份公司将中低端品类的运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也有意见认为,这与五粮液目前正切实推进的国企“混改”息息相关。
在今年四川省“两会”期间,五粮液集团公司董事长唐桥再次明确了五粮液的国企改革,称目前是国务院要求企业升级,推进混合所有制。在这样的前提下,五粮液要主动出击,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可以拓展更宽的视野。
据悉,2014年尖庄系列酒实现了2亿元的销售额,已经被视为五粮液实现“千亿目标” 的重要基础。
形势驱动
从销售部转型为系列酒管理公司,意味着一个更为完备、功能更为明晰的销售管理平台即将成立。对于五粮液而言,这既是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致,也是为适应市场大环境的必要措施。
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在这次系列酒运营商会议上表示,从中央层面而言,已经开始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而中国白酒与整体经济环境是共生关系,因此调整并优化白酒产业的结构势在必行。
刘中国认为,过去五粮液股份公司的品牌结构存在着头重脚轻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优化的阶段。而尖庄系列酒属于五粮液的品牌塔基,战略意义重大。五粮液要实现千亿目标,就需要有坚实的基础,而尖庄系列酒就是这个塔基的重要构成部分。
“我们要实现千亿目标,需要有坚实的基础,需要兼顾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刘中国表示,作为五粮液股份公司的重要品系,尖庄系列曾有着辉煌的市场表现,但因为其后的提价,加之高端白酒市场井喷,企业开始将重心放在中高端层面,这样的举措,导致尖庄将很大一部分市场让出。
据悉,在尖庄发展的高峰期,年销售量达到2.4亿瓶,全国每10人次中就有2人次喝过尖庄。这样的辉煌历史成为尖庄系列的重要优势,也使尖庄品牌成为曾经当之无愧的中国“民酒之王”。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白酒市场进入调整期,高端白酒的非理性繁荣状况被业界反思。回归消费需求的呼声高涨,五粮液集团重新审视尖庄品牌的战略意义。
刘中国表示,如今大众酒时代来临,市场需要一款真正的名优白酒,尖庄系列酒恰恰吻合消费者的需求:“未来消费者需求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其二是对产品性价比的需求。在这两个方面,尖庄系列酒恰好都具有优势。五粮液一直把产品质量当做生命,一直把开发性价比高的酒当做目标,力争在同价位产品中做到品质最好。”
在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看来,尖庄属于有着良好消费者基础的老牌大众化名酒,拥有品牌优势与品质优势,而其定位也与目前市场大众化的趋势相吻合。
有业内人士表示,大众品类的白酒产品需求持续增长,而一些专注于中低端消费市场的品类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以老村长酒、劲酒、牛栏山二锅头为例,其都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达50亿元~60亿元规模的企业。
据统计,大众类白酒未来总体市场规模将在2000亿左右,完全可以容纳100亿规模以上企业的存在。
“尖庄酒相比其它大众化品牌,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有市场观察者称,“但是,尖庄酒一直与五粮液处于主从关系,无法凸显自身品牌价值,在原有的销售架构内,也无法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力。因此,五粮液进行机制改革,成立以尖庄系列酒为主体的品牌管理公司,就势在必行。”
刘中国也坦陈,尽管有着很强大的优势,但是五粮液品系自身也存在着定位重叠、资源投入重复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本着整合资源、打造规模经济、合作共赢的目的,五粮液系列酒品牌管理公司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