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饮酒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在青铜酒器盛行的年代,饮酒更是上流社会主要的社交活动之一。在举行的典礼或盛宴中,王侯贵族为追求奢侈、显示财富,竞相制作各种精美的酒器,使青铜酒器越做越精、越铸越大,因此有了令后人惊叹的造型复杂、纹饰奇美的美器。
武王伐商,历数商纣王的罪状,酗酒便是其一。由此证明商代时候饮酒很盛行,当时的酒器种类较多,制作也颇为精致。至西周中期后,青铜酒器大为减少,只保留壶、尊等一些盛酒器皿。当时人们对酒器很讲究,“非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不同身份、不同规格的酒宴要使用不同的酒器。酒器则分为容酒器、饮酒器、温酒器和取酒器。
容酒器是古人盛酒、酿酒的器皿,主要有卣、尊、觥、盉、罍、瓿、壶、方彝等。卣,是盛香酒的器皿之一,基本形状为椭圆体,深腹下鼓,敛口上有盖,盖上有钮,下有圈足,形状似壶但有提梁。它始于商,盛于商晚期和西周,绝迹于西周晚期。从形体上,卣大致分无梁卣、提梁卣、方卣、筒形卣、带座卣、动物形卣。尊,是酒器的共名,大凡酒器均可称为尊。尊实为古代容酒备斟之器,其基本形制多为侈口、鼓腹圆底、圈足。尊形酷似觚,但中部比觚肥硕,口部也比觚大,和今日的痰盂极为相似。铜尊的断代有明显的特征,肩折、口越大的,时代越早;圈足越高,颈越长的,时代越早;尊腹越下垂者,时代越晚。觥,盛酒或饮酒器,容量大,酒量大者,皆用觥。觥的基本形制为椭圆体或方形体,前有宽流,后有鋬手(器物侧边供手提拿的部分),流大上昂,而鋬手为兽首形。上有盖,下有圈足或四足,盖多作兽首形或长鼻象形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首上也多有角。方形觥及四足觥多制作于殷商时期。
盉,是古代调和酒、水及温酒之器。盉始于商中期,盛于商周,现在的茶壶便是盉的后裔。盉的基本形制特征是深腹,敛口,前有管状流,后有鋬手,上有盖,下承三足或四足。明显的断代特点有:流越下移且变曲,时代越晚;袋足早,柱足中,蹄足盛于春秋战国;无盖者为商代,有盖者为周代,提梁无鋬手者为春秋战国及汉代。罍,为古代酿酒器,又为大型盛酒器。罍的形制大致有两种:圆体罍和方形罍,特征是敞口、广肩、短颈,肩上有两耳,正面下腹有一环鼻,以系绳提取倒酒之用,圈足。罍流行于商至西周,绝于战国晚期。瓿,是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瓿形似罍,又似尊。似罍却比罍低矮,似尊却比尊肥粗,口小而不侈,圆腹,敛口,圈足,足上有方孔。壶,长颈容酒或水的器皿。壶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扁形和匏形,还有贯耳形和蒜头形。方彝,方形、高身、盖似屋顶形、盖上亦有屋顶形钮、直壁或曲壁,有的方彝腹侧还生出两耳。方彝始于殷商,盛于商末至西周,沿用于春秋早期。
饮酒器包括爵、觚、角、斝、斛、杯等。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酒杯。基本形制为前有似筒瓦的倾注流,后有呈尖状的尾,深圆腹,腹侧有鋬,口上有两柱,腹下有三锥形足。觚,是最早出现的青铜饮酒器,基本特征为上若喇叭形口,下为高圈足,中为长颈细腰。角,形制似爵,却无流无柱,前后皆为尾,或有盖,或无盖,底近半圆形,三锥形足,铭文多于鋬内腹侧壁上。斝,为饮酒兼温酒器。斝形似爵,却比爵大,容量亦大,斝亦为三足酒器,但无流无尾却有两柱,口圆,或平底,或圜底,或鬲形底。扁平鋬,环鋬孔比爵、角大,以三棱形足居多,亦有款足,足在空者为多。主要盛行于商代,西周前期仍沿用。觯,形圆似尊,容酒量却小于尊,尊鼓腹于中间,而觯鼓腹却下垂,近于圈足。觯是流、尾、柱、鋬皆无的饮酒器,形似小瓶,或有盖,或无盖。觯盛行于商代,西周后期绝迹。杯,又称“羽觞”,基本形状为椭圆体,两侧有弧形耳。耳杯从西周时期沿用至三国两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汉代。
取酒器(挹注),即为从盛酒器中取酒,再将酒注入饮酒器或温酒器中,以勺为挹注器。勺一般呈短圆筒形,旁有短柄,柄或中空,可安木把;柄或短扁,呈窄板状。勺盛行于商至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仍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