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石家庄啤酒市场,几年前,“外敌”大规模涌进,嘉禾一度受到不小的冲击。2008年崂山占据省会市场半壁江山,之后雪花、珠江、燕京等其它外埠品牌也开始“入侵”石家庄市场,真可谓是厮杀惨烈,硝烟弥漫。现在,又将跨入新一轮的啤酒销售旺季,石家庄的啤酒市场又将怎样?外埠啤酒如何入境?本地嘉禾又该如何亮剑?
省会啤酒市场
“战国时代”结束
“石家庄啤酒市场有几个明显的节点。”原“三九”啤酒厂一位退休的张姓老先生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省会啤酒市场基本上是“三九”的天下。二十一世纪初,嘉禾一枝独秀,而到了2005年左右,垂涎于石家庄一年二十三四万吨的啤酒销量,外地品牌开始大规模涌入省会市场,挑起了洗牌大战。
2007年下半年开始,崂山啤酒狂飙突进,第二年即占据市区啤酒市场半壁江山。进入2009年,值嘉禾、崂山捉对厮杀之时,雪花、珠江、燕京等豪门也趁人之危大举入侵;此后几年则是嘉禾与雪花、崂山、青岛、燕京、珠江的共生并存,继而内外争雄、角力拼杀。
张老先生原来一直在做啤酒市场营销,也属于业内老行家。他肯定地告诉记者,经过这几年硝烟大战和洗牌,现在基本上可以分出胜负了,各啤酒厂家为了巩固夺之不易的市场,以后将持续平衡一段时间。
崂山啤酒
稳坐市区“老大”席位
日前,记者在省会裕华区和桥西区随机选取了近50家商店进行啤酒市场调查,其中包括超市、酒店、烟酒专营店以及普通小卖店等。
记者发现,现在石家庄市场主营的啤酒品牌有崂山、青啤、嘉禾、燕京、雪花、哈尔滨、蓝带和珠江等。
“现在崂山卖的比较多。”在桥西区建东街上一排小商店门口的显要位置,都统一堆放着崂山啤酒,一位店主告诉记者,好多都是和崂山啤酒签了约的,按约定只能卖崂山,就再不能出售其它品牌。
至于大多商店和崂山签约的动力是可观的利益诱惑,这位店主告诉记者,这在行业内叫做“买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崂山啤酒的消费者数量占了上风。而选择崂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其口感淡。调查结果显示,80%多的商家都在卖崂山,而不到70%的商家在出售嘉禾,而雪花、燕京等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足5%。
崂山在石家庄的营销部门也曾做过调研,并公开表示,价格、口味对啤酒的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与竞争对手嘉禾相比,嘉禾的口味比崂山浓,所以在各个超市餐厅相比于崂山,嘉禾总是很少出现。
其次,与自己产品纯生相比,由于纯生的价格较高,所以纯生的销量就特别少。在这方面雪花做的就很好,价格和口味适中,这样分析青岛的主要竞争对手则变成了雪花。
嘉禾崂山
“平分”省会市场
其实,外埠品牌占领石家庄的法宝基本如出一辙:大把撒钱——向酒店投入巨额进店费,驱逐其他品牌。
另外,对商超等卖场则进行买断,有些巨头连街边烟酒小店也不放过,三五万进店费,独霸一隅,小店冬天啤酒销量不足三五箱,我送你十箱,即使卖不完也不让其他牌子染指。
嘉禾啤酒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竞争特点,外埠啤酒市场“买断”力度还在加大,向很多的小店开始渗透,嘉禾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嘉禾也知道在市区内的销量上自己已不占优势,但在石家庄所有郊县市场啤酒销量上嘉禾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整个石家庄地区嘉禾和崂山占据了全部市场份额的八九成,在这一总量上两家基本打成平手,平分秋色。而在市区内嘉禾和崂山的市场份额处于四六分成。
本地啤酒要重新崛起
“我并没有和外地啤酒签约。”富强大街一位年长的商店老板说,在附近喝嘉禾的人依然不少,我不能不考虑消费者的感受,搞什么独断经营。
“现在感觉嘉禾做的非常低调。”一位市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嘉禾好像在卖店上投资少,应该在营销策略上来一个大的调整,让省会消费者再看看本地啤酒的雄风。
记者在消费者的调查中了解到,嘉禾生存的基础首先在于拥有庞大的本土消费者对其缕缕不绝的深厚情缘。而青啤在调研中也曾认识到,嘉禾还比较受欢迎,主要因为嘉禾为本地产品,由于消费者支持本地产品的心理。
“嘉禾在‘御敌’攻防战中,曾先后成功地将宣化钟楼、蓝星、豪门、国人、克代尔等对手扼杀在其攻城夺寨的前沿。”张老先生告诉记者,有了这些基础,加之到位的营销策略,嘉禾啤酒一定还会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