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曾经热络的名烟名酒店已逐渐被“XX酒类连锁”所取代。
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白酒市场川酒为王
四川是白酒生产大省,据统计,2008年,全省白酒产量为110.85万千升,2009年为156.19万千升,2010年全省产量更是达到229.79万千升,而2011年全省白酒产量总数更是上升为309.39万千升,37.9%的增长更是奠定了川酒的王者之位。
成都是四川金融和交通的主要枢纽,因此,四川省内的白酒大部分都留下来扎根,省外的白酒也都想挺进来,然而真正能在成都这个大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的外省品牌并没有多少。纵观成都酒市的各类大小商超、专卖店,65%以上的白酒品牌都产自四川,而热销白酒品牌中,85%的份额都被四川地产酒所占据。在成都,目前是一个“川酒为王”的时代。
从四川的白酒产量和成都市场的销量来看,未来的成都白酒市场还会保持持续增长,而最主要的白酒品牌依然属于四川地产酒。
消费者逐渐趋于理性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渐升级。白酒不只是用来“喝”的,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彰显。由此,白酒市场出现的愈演愈烈的涨价风潮也顺势而出,正是由于选购高端价位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使得高端白酒市场的“黄金期”已经来临。
如今,“涨价之潮”不仅仅局限于高端白酒品牌,很多二线品牌也看见了涨价后所带来的丰厚利益,纷纷加入。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白酒品牌的价格都出现几十元到两三百元的增长,一些是因为成本的因素不得不涨价,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打造全新的高端形象或者是追随一线品牌而涨价。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他们均表示,白酒涨价过快实际是给消费者在选购上带来一定影响,曾经常喝的酒现在都太贵,也只有在过年过节时买来送礼,自己喝的就会改为价格适中的酒。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理性”将成为主导。
“专卖”“连锁”成主流
在五粮液的经营模式中,最主要的还是“专卖店形式”,它不但能提升整体品牌的形象,更能体现出一个品牌的“专业度”。
现实中,很多二线名酒其实早就开始效仿“专卖店”的经营模式,虽然成绩也有不俗的,但是在总体表现上部分酒商做得并不专业。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曾经热络的名烟名酒店已逐渐被“XX酒类连锁”所取代,“1919”、“百酒汇”……众多的酒类连锁经营店成为现今酒类消费者的首要去处。很多酒类经销商逐渐从致力发展三线市场转战为连锁经营市场,从曾经的单一化代理转变成多元化的经销模式,一个白酒市场的新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