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作为我国重要的酒类生产、消费地区,随着名酒企业的发力,2011年市场进一步复苏。而2012年,在延续2011年的基础上,华北区域酒企本地企业在本地市场的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清香类型白酒“回暖” 华北区域作为我国三大基础香型之一的清香类型白酒的发源地,2011年,在汾酒、老白干、二锅头等企业的带领下,使清香类型白酒消费量逐年提升。
从2007年开始,伴随“汾酒”“衡水老白干”“红星”“牛栏山”等清香主流品牌销售业绩的快速提升,“清香回暖”成为近几年行业关注的话题。2008年6月19日,第一届全国清香类型白酒企业高峰论坛在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正式拉开帷幕,主流“清香”企业领导悉数到会,“清香”开始“抱团打天下”,士气高昂。
2011年,全国第四届清香类型白酒高峰论坛在内蒙古包头市金驼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参会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参会企业的地理分布范围逐年扩大,清香产品越来越受关注,论坛以强大的凝聚力推动着参会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从主流企业表现来看,最近几年清香型白酒已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呈现出强劲复苏势头:2008年全国白酒产量569.34万千升,产值1700多亿元。其中,清香型白酒占全国白酒产量的21%,这个数字比2001年调查的12%增长了9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占白酒总销售收入的14%。2010年全国白酒总产量890万千升,其中清香占近27%,增长明显,且多数产于华北区域。2011年的总体数据目前尚未公布,但是从汾酒、老白干、红星、牛栏山等清香类型白酒骨干生产企业公布的数据看,销售额增长在20%以上,市场已经渗透到华北以外的四川、湖南等浓香主产区,销售出现了快速增长,华北清香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白酒文化复兴
酒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酒价格支撑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知识的提高,鉴赏水平也随之提升,酒文化在酒的销售中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十年前提出的酒文化营销,时至今日已经转变成了产区文化营销。2011年,华北地区的河北省骨干酒类企业联合打起了文化名酒产区营销牌。
河北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中国最早的白酒蒸馏器出土于河北青龙地区,新中国第一瓶真正意义上的干红、干白、起泡酒均诞生于河北省。河北省曾经是酒类产销大省,白酒年产量曾排全国前五名,葡萄酒曾排前二位。但是目前河北省的葡萄酒产量全国排名已经落至第三,白酒落到第十,省内60%以上市场份额被外来品牌占领。为此,河北省骨干企业在河北省诗酒文化协会带领下,深入了解和探索原因。但企业各自为战,不注重突出整体实力,内耗严重,导致河北酒行业整体发展低迷。
河北省骨干酒类企业和河北省诗酒文化协会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制定了“文化振兴冀酒战略”工程,即以文化振兴冀酒为中心,以白酒和葡萄酒为冀酒振兴出发基点,通过实施冀酒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名酒企业再造、培养冀酒精英人才、推广冀酒文化、冀酒企业互动等六项具体措施(简称冀酒126工程),实现河北省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快速发展。
河北省率先统一抱团掀起了文化名酒产区营销,打起了地方企业复兴保卫战,其他省份也开始探讨如何实施文化再挖掘,促进企业产品销售,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