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传闻多日的白酒消费税调整一事终于水落石出,税费征管新政策应运而生(详见今日本报6版),就此也引发了关于白酒新一轮提价的更多讨论和关注,有业内人士言之凿凿地称“白酒市场将在中秋前后全面涨价”、“骨干白酒企业已经制定好了提价方案,具体提价幅度已经确定”。在很多人看来,白酒消费税的调整俨然与涨价就是一对“双胞胎”,税费新政策实施之后,厂家提价当然是一件水到渠成、无可厚非的事情,或者说,白酒消费税根本就是为了产品提价而做出调整。
如果税费调整所产生的行业影响仅仅限于涨价的话,那实在有点“大计小用”了——本可以并应该对新市场环境下的白酒行业形态产生一次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促使白酒行业尽快与国际接轨,走上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到最后却仅仅体现在消费市场这一环节,岂不可惜?
毋庸讳言,作为国家限制产业,白酒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严格监管,“限制高度酒的发展,鼓励发酵酒和低度酒的发展,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的发展”、“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治理污染、增加效益”,根据这些指导思想,国家此前对于白酒行业所作出的税费政策调整也是以促进、指导行业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
比如白酒从量税,每瓶酒加收的0.5元从量税显然是为了推动行业资源集中,淘汰落后产能,为白酒“瘦身”。但“从量税”实施多年以来,收到的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只有正规生产企业才认真遵守“0.5元指挥棒”的引导,作为潜在淘汰对象的“落后产能”们却通过种种途径逃避从量税,最后形成的局面就是正规企业不堪重负,被迫放弃低档产品,非但没有淘汰掉落后产能,反而为之形成并做大了低端市场这块蛋糕,对消费者的消费安全、身心健康不能不说是一种隐患。
要避免这种“明珠暗投”现象的重演,根本在于认真领会产业政策调整的核心目的,从中把握社会、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并在其指导下做出合理的调整措施,不遗余力地加强落实、执行和监管。
拿这次消费税调整来说,如果说生产企业特别是名优酒企业以此为契机实现新一轮涨价,是顺应白酒市场品牌化、高端化的发展走势而做出的合理举措,但实在算不上对新税费政策的全面解读和利用。
相比于通过涨价来消化税费调整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白酒企业其实还有更多可以“减负”的途径,比如说日益奢侈华贵的包装、居高不下的销售成本、广告费用,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负担才是最应该“减”掉的,靠包装卖酒,靠广告卖酒,靠终端血拼卖酒,不仅是白酒企业常年以来的沉重包袱,更是这个行业不成熟、不理性的明显标志,也
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表明白酒行业的品牌时代、规范时代仍未到来。但所谓时不我待,当白酒行业、企业仍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忘我拚杀时,消费者的心理却变得越来越成熟甚至老练,对这些传统的、旧式的营销手段越来越不信任,此时,白酒行业将何去何从?
显然,消费税调整为行业带来了又一次思考、转型的机会,市场调价固然不失为合理的应对手段,但白酒行业的确应该在业态转变、行业创新道路上迈出调整的一步了。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
要了解更全面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新闻,请订阅《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