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烟消费税日前作出调整,记者从市场上获悉,《白酒消费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可能在7月初实施,酒企税额可能会提高一倍。广州市经销商最近一周已开始囤货,主要涉及五粮液、水井坊等名牌产品。(6月23日《广州日报》)
尽管白酒消费税提高的消息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证实,但是相关传言不是凭空想像的。这一点从经销商囤积名牌白酒,茅台酒早就断货现象中得到佐证。
白酒增税,酒厂与经销商肯定会想尽办法把负担转嫁到喝酒人的头上,尤其是公务接待用酒,如果禁酒令得不到落实,堵漏增收获得的一点白酒消费税,从公务酒这只大漏斗中漏掉,纳税人的钱可能浪费得更多。
从某种意义上讲,落实禁酒令是提高白酒消费税的前提基础。到底该如何落实禁酒令呢?经济学者焦建国认为,“公务接待的核心是财政制度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所有的腐败都是财政的腐败,没有严格控制的职务消费就成为腐败的渊薮。要让官员们‘小气’起来的根本方法就是让预算软约束硬起来。”由于财政预算随意性大,对包括高档白酒在内的公务接待腐败整治多停留在曝光、谴责的层面,监督与处罚措施比较疲软,而且有的地方 “上梁不正下梁歪”,难从根本上动摇公务接待腐败的根基。
落实禁酒令,关键在约束财权落实责任。比如,公务接待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对违规吃喝官员严厉问责,直至摘除官帽,追究法律责任。
只有禁酒令从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像治理贪污受贿一样治理公务接待腐败,提高白酒消费税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