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5月25日电(蒋芳、孙彬、吴新生)为了关停辖区内的两家污染企业,江苏省仪征市环保局原党组书记侯宜中奔走呼吁4年多,报送调研材料累计数十万字,却至今无果。
记者调查发现,这两家位于扬州化工园内的企业污染严重,并且多次不顾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的禁止,在长江沿岸靠近市区的地点违规建设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化工项目。而面对污染企业,环保部门证据确凿却束手无策。侯宜中不得已踏上了向上级举报之路,而这条路一走就是4年多。
侯宜中的举报之路
59岁的侯宜中是土生土长的仪征人,除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外当兵4年,一直没有离开过仪征,历任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乡镇党委书记、仪征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人大财经委主任和环保局党组书记等职务。
2002年,时任仪征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的侯宜中听说扬州农药集团的几个项目要从扬州搬到仪征开发区来。“当时我就站出来反对,凭什么把扬州的污染企业转移到仪征来?地点又离主城区那么近,绝对不能同意!”侯宜中回忆说。
2005年,侯宜中履新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耳闻目睹更多的污染事实以及扬农集团、扬州化工园违法违规建设的情况,也见识了仪征环保部门对扬州化工园的“无能为力”。从2006年9月起,侯宜中以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的名义,向上级环保部门举报扬州化工园问题。
记者翻看厚厚一沓文件材料发现,侯宜中4年多的心血和呼声,已经化成20余万字的材料。这其中既有就某个企业的违规情况向上级部门的报告,也有向地方官员发出的呼吁请求,甚至还有对照上级政策列举企业、化工园违规做法的对照表。而信件的收信方逐年升级,从扬州环保局、监察局,到江苏省环保厅、省委省政府,直到环境保护部。
记者在最近一份写给有关部门的举报信件上看到,共203位签名者中,除了侯宜中,还有他的前任,原局长、党组书记赵有宽,前前任,原局长、党组书记夏永根,以及财政局、卫生局、教育局前任局长。
渐行渐远的“农歌”风光
发源于仪征后山区的胥浦河,一路蜿蜒南下汇入长江。这条长不足38公里的小河,曾经是仪征人的骄傲:相传当年伍子胥逃楚奔吴时,在此处幸得“浣纱女”“渔丈人”舍命相救解剑渡江,因此得名“胥浦”。
现在的胥浦河是扬州化工园与仪征主城区的天然分界线。但对于河畔青山镇农歌村的村民们来说,曾经的“农歌”风光在扬州农药集团的优士化学、瑞祥化工两家企业先后搬迁至此后,已渐行渐远。
5月,记者在扬州化工园管委会的陪同下先后走访了这两家企业。在优士化学的污水处理池前,翻滚着黄白色泡沫,颜色浑浊乌黑的污水,正散发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刺鼻气味。
当被问及这种味道对周围居民有没有影响时,优士化学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何红军表示,他们也知道这样的处理方法有问题,但受工艺限制,目前没办法解决。他也承认有些阀门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会造成无组织废气排放,“但我们关键部位的阀门都是进口的,价格是国产的十几倍,没有问题。”
他还表示:“企业虽然接到过投诉,但从未因为污染问题被处罚过。气味的采样我们曾经专门送到美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