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21日《经济参考报》报道,河北省海兴县个体工商户中流传着一个新名词:“罚酒费”。这与酒桌上罚人喝酒无关,而是全县凡卖酒的商户,即使没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也无一例外被县酒类监督管理局处以莫名其妙的罚款。
古人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海兴县酒类监督管理局更绝,只要你卖酒,该局不需要搜罗你的罪状,也不必跟你费什么口舌,直接给你递上《河北省罚没收入专用缴款书》,你就得乖乖掏钱,这就是“罚酒费”的由来。而从2004年开始至今,“罚酒费”至少已经收取6年了。6年,这个足以让新酒变成陈酿的漫长时间告诉我们,“罚酒费”所包含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三乱”横行已久,“罚酒费”即其中一个典型。可是,民众对其无可奈何,监督管理机构不应该装聋作哑啊。6年来,反“三乱”反不掉“罚酒费”,“纠风”纠不出“罚酒费”,查小金库查不出“罚酒费”,是没有征兆吗?不!海兴县酒类监督管理局“每年挨家挨户上门收取”“罚酒费”时,都会出具《河北省罚没收入专用缴款书》,可这么多的《河北省罚没收入专用缴款书》,是谁给他们的?今年家家被罚,明年家家被罚,年年家家被罚,导致民怨沸腾,即使是用脚后跟考虑问题的人,也都能够感觉到其间存在猫腻。
我们对权力监管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海兴县酒类监督管理局平日里在做什么、怎么做、群众有无意见,有没有哪个机构去追踪过、调查过?海兴县酒类监督管理局一年收了多少钱、交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有没有哪个机构去核实过、质疑过?现在该局曝出“罚酒费”事件,监管机构会不会出来承认自己疏忽、向商户致歉、承担自己的责任?
权力醉了,对权力的监管机制也醉了,这才是“罚酒费”出现的根源。但愿对于此事的处理,不会仅仅是“罚酒一杯”就了事。